从中国第一到全球第一,有的企业用了很长时间。可问题是,即便是一些所谓的“百年老字号”,它们的业绩也未必就一定很好,更别说冲出中国,走向世界,享誉全球,成为中国企业真正的“国货担当”。而作为中国改革开放46年以来最典型的代表企业,国人都知道的海尔,却真正实现了从中国第一到世界第一,切实印证了那句“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海尔,这个响当当的名字,不止只有洗衣机、空调、冰箱,它更是互联网思维下捍卫实业的扛把子,也是中国制造业最坚定的守护者。2023年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销售第一,而且这已经是海尔第15次获此殊荣,创业40年,海尔成功问鼎中国第一,还坐上全球第一的位置,这个让国人为之骄傲的品牌,究竟做对了什么?
中国只有制造,没有研发?
海尔的发展经历,也就是一部中国现代改革开放史的缩影。在海尔身上,体现了中国工业踏实、勤奋、敢于突破、用于创新、不断求变的开拓精神,如果不是这样,恐怕谁也想不到,当初在青岛一家濒临倒闭的国营工厂,会因为它的领航者张瑞敏的大刀阔斧求变,将它的命运彻底改写,从而创造出让国人为之振奋的民族品牌。
然而,即便海尔早已世界知名,但在国外的一些人看来,中国的工业还是只有制造,没有研发,也缺少创新。对此,海尔坚决说:“No!”并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技术会超出所有人的预期,给世界一个意外,给国人一个惊喜。这个在13年前说中国只有制造,没有研发的论调,也在如今海尔登上全球顶峰后,被彻底击碎。
同样在德国经济所所公布的报告中显示,中国已经超越美国、德国和日本,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工业研究国家,而这个具有国际权威的结论,其中很大部分的因素,当然离不开海尔的卓越贡献。证据自然是在中国家电及消费博览会AWE2024的展出中,海尔是该届展会展出规模最大的企业。与展会被全球关注形成呼应的是,海尔在北美连续2年成为第一家电公司;在日本位居白家电市场销量第一;在欧洲则是连续8年成为当地市场增长最快的家电品牌。
如果放眼全球范围,海尔连续15年获得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第一,并且在2023年实现全球收入3718亿元,利润达到267亿元,收入利润均实现6%增长。如果没有强大的研发实力,不是最好的产品,海尔又凭什么征服全球的用户,做到用实力让消费者满意呢?
大跃进后的高端化暗藏隐忧
从1984年至今,海尔刚好走过了40个年头,这些年攻克的技术难关数不胜数,获得的专利一个又一个,连续10年领跑全球,也让全世界都知道,海尔不仅是家电生产商,更是首个智慧型家庭垂直领域模型的先驱,也是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倡导者和领跑者。
但在一路高歌的背后,海尔的发展也并非尽善尽美、毫无瑕疵,大跃进后的高端化,同样暗藏隐忧。
早在多年前创始人张瑞敏还未退休时,海尔就深刻意识到居安思危,不断寻求新的增长曲线,焕发穿越生命周期的最大动能,并且努力告别OEM贴牌、低价求量的弱势,通过一定的差异化标新求市,坚持自有品牌的推广,立足硬科技创新,用高精尖产品征服世界。但从2023年营收增幅7.3%的数据可以看出,稳定增长固然可喜,但净利润166亿、同比增长12.81%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提升,在国产电器三巨头中,并不显眼。
全球第一反而在国内的营收和净利润不显眼,这看起来似乎很矛盾。问题的根源其实是海尔销售费用过高,一定程度上影响力净利润,高端产品在占据较高市场份额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产生巨额销售费用,这也是海尔无法回避的一个隐忧。
上市30年,每天卖出1亿
今年刚好是海尔登录A股的30年,尽管名字已经更改为海尔智家,但自主创牌、高端创牌、科技创新到数字化,海尔一直在带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也一直坚持变革和突破,哪怕在全球家电行业下滑的背景下,依然实现逆势增长,保持惊人的进化速度。
2023年营收3718亿元,今年上半年营收1356亿元,平均每日销售超过1亿元,销售占比在国内白家电中稳居第一,屡造爆款,拥有10亿用户,无论时代再怎么改变,都是不变的时代引领者,海尔无愧于“国货之光”,也无愧于实业扛把子。做到这些同行都无法企及的成就,海尔也一路从智能家电到智慧型全新赛道开辟,庞大的市场群体和丰富的产品矩阵,多产品实现多场景解决方案,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名字改变,理念和宗旨不变,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海尔都在焕新产业空间,打造不一样的品牌形态,拥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