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惨赛道净利润增长45倍,古茗在寻求最好的“破局”解药!

2024年最惨赛道净利润增长45倍,古茗在寻求最好的“破局”解药!

过去的2024年,各行业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堪称历年来之最。但哪一个行业才是“内卷”最严重的?恐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都有自己的话说。有人说是反弹强劲的半导体、科技行业;有人说是价格无限往下降,靠堆料来博取销量的新能源汽车;有人说是AI、人工智能大潮席卷之下的芯片行业······

众说纷纭之下,一系列的数据表明,茶饮才是真正高度内卷的赛道,头部企业绞尽脑汁留住口味日益挑剔的消费者;新晋势力通过千方百计,努力从一片红海扎堆的品牌林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差异化优势;消费者的“喜新厌旧”和更多网红品牌的出现,似乎也在说明一个问题:资本操控下的新茶饮,扎堆上市的赛道内卷加剧,初代网红品牌的优势正在逐渐消退,消费升级和年轻人追求时尚的商机,谁能准确捕捉,谁才是真正的“卷王”!

2024年最惨赛道净利润增长45倍,古茗在寻求最好的“破局”解药!

当下沉、降价成为新茶饮的关键词,2017年-2021年市场规模从422亿元增长至10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而2024年整个行业516家公司一共只有91.30亿元融资,不到2021年的10%,更加明显的则是2025年市场规模增速下降到5.7%,减少75%的增长速度,让人进一步看到了茶饮市场的“消沉”、过剩、恶性竞争加剧。

可偏偏这个时候,古茗即将在2月12日宣布正式上市,当真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中的典范,这家创立至今14年的茶饮品牌,到底有什么底气,能在新茶饮这个最“卷”赛道里冲出重围,叫板其他竞争对手?

或许,答案就在它让人瞠目结舌的业绩里!但高光之后,古茗依旧在寻找最好的破局解药。

2024年最惨赛道净利润增长45倍,古茗在寻求最好的“破局”解药!

年入77亿,2年利润翻45倍

粗略浏览一下古茗的成长经历,就会发现,这个已有14年历史的茶饮品牌,和所有成功的企业一样,发展都遵循了一个简单的轨迹:沉淀、积蓄、爆发,再到爆火,然后谋求上市!只不过,和一些“缺兵少粮”、完全靠自身奋斗的公司不同,古茗很早就受到了资本是青睐,并且在发展初期就成功获得多轮“及时雨”的融资,让它在发展壮大的路上顺风顺水,并没有经历过太曲折的沉浮。

当然,能引起资本的关注,获得强大资金支持,本身是需要过硬的自身实力和非常可观的潜力的。古茗在这方面,可以说绝对是行业的佼佼者,不折不扣的翘楚,但在重大投资的背后,迅猛发展壮大、高光的业绩,才是最大的底气。

2010年-2012年,门店从零发展到50家;2013年飙升至100家,但在初期,自有供应体系的搭建完成,确保原材料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无疑为日后的大幅腾飞奠定了坚实的是基础。此后的6年间,加大标准化和供应体系的投入,设立门店标准化培训中心,开启冷链配送模式,都让“大跃进”的布局有了依托。

2024年最惨赛道净利润增长45倍,古茗在寻求最好的“破局”解药!

也正是看到了该品牌形象、标准化的识别系统,资本争相进入,2020年门店规模突破4000家,吸引了更有实力的资本相继融资,直至2022年门店数量突破6000家,与当时的茶百道分庭抗礼。当2024年底第9999家门店开业,古茗的GMV和门店数量已经跃升至全国之首,占据了市场份额的9.1%,仅次于蜜雪冰城的20.2%,稳坐茶饮赛道第二把交椅。

2024年前三季度加盟店达到9778家,97.2%的收入来自加盟店,开一家加盟店就有56万元的收入,让古茗2023年营收达到76.76亿元,比2021年翻了2倍;净利润更是从0.24亿元上涨到10.96亿元,同比增长4467%,接近45倍。

但门店高增长、盈利翻倍的惊人之后,古茗还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玩法,来实现资本和盈利的“滚雪球”倍增。

2024年最惨赛道净利润增长45倍,古茗在寻求最好的“破局”解药!

密集开店不是“人海战术”,“农村包围城市”才是财富密码

新茶饮从最初的星巴克“鼻祖”,到一系列的高端、轻奢新茶饮涌现,再到以蜜雪冰城为代表的“草根网红”横空出世,有的品牌把人流密集、商业化高度集中的一二线城市作为战略腹地攻坚;而蜜雪冰城则更多的把“战火”蔓延到人流相对稀少、位置更加偏僻的农村乡镇,似乎要把“有人的地方就有蜜雪冰城”的战略贯彻到底。

2024年最惨赛道净利润增长45倍,古茗在寻求最好的“破局”解药!

古茗似乎从对手身上看到了城市开花和“农村包围城市”两者之间的利弊,一方面密集开店,在特定的区域核心位置开设尽可能多的门店,抢占市场份额,再逐步向其他区域扩张;另外一方面,进一步挖掘更多的区域潜力,乡镇门店同时成为提升收入规模、抢占市场份额不可忽视的力量,截止2024年9月30日,乡镇门店的数量占比提升40%,除了一些门店开设在二线城市,38%的加盟店开在乡镇地区,真正做到了下沉市场的极致。

定位在更“低端”的市场和群体,10元-18元的单价看起来也就顺理成章,与此形成对应的,除了疯狂刷新的门店数量,2021年日均交易额达到7000元,2022年之后略有下降为6500元,而2023年之后更是下降到不足6000元,这也更加清晰的说明茶饮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程度, 经济大环境和消费环境不佳,需要更有效的应对措施。

2024年最惨赛道净利润增长45倍,古茗在寻求最好的“破局”解药!

面对众多高手林立、玩法更稀奇古怪的茶饮赛道,古茗无形中放慢了开店步伐,在2024年最惨赛道实现净利润增长45倍后,市场空间饱和、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都是所有茶饮同行需要正视的考验。而对于一路狂奔的古茗来说,寻求上市、出海,获得更广阔的空间,或许是最好的解药!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远视互动

(0)
远视财商远视财商
上一篇 2025-02-21 下午3:36
下一篇 2025-02-27 上午11:18

相关推荐

  • 股价飙升6倍,千亿潮玩帝国的泡泡玛特都掌握了哪些财富密码?

    过去我们接受的教育是:勤劳致富! 可现在回头突然发现,如果勤劳能致富,那中国7亿多的农民是不是早过上了“财富自由”的生活?相反,那些看似“不学无术”、“不务正业”的直播倒是赚的钱多得数不过来,什么某某主播卖了劳斯莱斯、某某主播偷税漏税几十亿、某某主播直播骂别人“穷”······ 可见,勤劳肯定是不能致富的,但不务正业、玩出花样来,赚大钱才是真的。就像最近又冲上热搜的著名潮玩公司,一度因为质疑被视为“昙花一现”,而在2024年,这家企业以全年营收破百亿、股价飙升超600%、毛利率高达66.8%的惊人数据,再次成为浪口风尖热议的对象。 这年头,你可以笑人家穷,但千万别笑人家赚钱“来路不正”,因为潮玩也是正规行业,不是谁都能玩的转。当你看到这家叫泡泡玛特的公司市值在近一年内暴涨了1800亿港元,你就会发现,在每一个财富惊人的公司背后,都暗藏着一不套为人知的财富密码。 从潮玩品牌到文化符号,通过单一的盲盒转型为覆盖潮玩、生活方式、沉浸体验的综合文化企业,泡泡玛特“IP生态+全球化+技术赋能”的战略三角,才是其惊人财富的法宝。 “潮玩”真的是一门好生意? 如果你是一个70后或者80后,不知道盲盒、不知道潮玩很正常,因为在这代人的童年记忆里,更多的与自然接近、靠自己头脑自制的玩具;而到了如今的00后、10后,你让他们与去自然接近、自己创造,难道你就不怕不安全、出事故吗? 所以,近20年的年轻群体,他们接触的最多的就是手办、毛绒、MEGA等玩具,到了互联网时代,抽盒机和兴趣电商的出现,也让这一代的年轻人直接走进了“元宇宙”空间,深度挖掘IP文化内涵,打造具有情感连接的产品,成了潮玩的代名词。 潮玩不是简单的公仔、布娃娃这些毛绒玩具,而是不断拓展产品品类和消费场景,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产品,它承载着年轻一代对审美、数字化符号的综合需求,也维系着这个时代文化追求的精神寄托。 2024年泡泡…

    2025-04-08
    26
  • 5天5涨停的神开股份,“妖股”成色如何?

    A股最近热闹非凡,前有刚上市股价就暴涨超过2倍的弘景光电,后有新股N江南开盘大涨超520%,联系到深海科技股的神开股份上演一字涨停,5天5涨停股价累计涨幅超过61.14%,股价从5元多直接飙升到9.33元,如此反常的一幕,也让“深海科技第一股”戴上当之无愧的“妖股”光环。 与其他公司和个股不同的是,如今的股市股价大涨,基本都要背靠“风口”,比如AI、人工智能、DeepSeek、人形机器人这样的大潮,才会有集体拉升、个别强势的涨幅,而神开股份的主要业务都集中在钻井场测控设备、石油钻探井控设备、采油井口设备和石油产品规格分析仪器等四大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妥妥的深海作业,看似和这些新风潮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突然股价涨停,而且还是5连涨,这背后蕴藏怎样的“玄机”?实在让人不解。 不管是短期内暴涨处于政策利好、概念炒作、资金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还是因为涉足氢能源、低空经济及商用航天领域,多重热门概念叠加的互联网产业集群建设提速,反映出较高的市场预期,都需要审视这“妖股”背后的逻辑。 深海科技是不是新的风口? 熟知企业管理、深谙资本运作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做生意得看政策!但凡好的风口、最佳的机会,都会在政策和大环境下有准确的反映。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低空经济并列,这就预示着,资源需求方面的深海矿产开发激增,许多科研项目突破,将推动深海生命科学进入国际前沿;一旦深海市场规模达到十万亿级别,覆盖探测设备、智能机器人、深海数据中心等高附加值的企业,都可能成为直接或间接受益者,迎来新的风口。 除了经济新增长极具潜力,包括国际环境的因素也不能忽视。鉴于国际环境复杂,形势微妙,地缘竞争升级,海洋权益争夺加剧,深海技术也可能成为国与国之间博弈的“隐形战场”,凭借深海油气勘探设备技术优势的神开股份,作为深海科技产业链上一家重要的供应商,可能被游资选中,市值从20…

    2025-04-06
    32
  • 并购踩雷余热未散,多重压力下清水源难逃亏损危机

    2025年开年,清水源(300437.SZ)又因为收购公司财务造假案陷入立案调查。1月20日,清水源发布公告,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同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2016年至2018年年报也存在会计差错。2月13日,公司回应称,已收到监管决定书,正在配合整改。 《眼镜财经》注意到,以上两起案件都与清水源此前的收购案相关。2015年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清水源,主要业务包括水处理剂及衍生品。上市后不久,2016年该公司披露拟通过重大资产重组的方式,收购钟盛、宋颖标持有的同生环境100%股权。 本以为公司收购的是个“宝”,但同生环境到手却变成了“雷”,不仅原股东对同生环境虚增估值,其更是在业绩承诺期间进行财务造假。现如今,清水源不仅要通过诉讼等手段追索损失,还得面临对过往财报的调改,可能导致公司过往的财务数据进一步恶化。 可以说,清水源的一次“看走眼”,影响公司的余波仍在持续。 并购牵扯出刑事案件 此次清水源发布的两则公告,对涉案细节均未做过多介绍。不过回溯过往公司披露的大量讯息,可知两起案件都与此前清水源对同生环境的收购案高度相关。 《眼镜财经》了解到,2016年,清水源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收购了同属水处理行业的同生环境100%股权,收购前,钟盛、宋颖标为同生环境大股东,分别持股50%。 当时,收购总价为4.95亿元,其中1.73亿元以现金支付,剩余3.22亿元以每股23.02元的价格向宋颖标、钟盛发行1400万股股票的方式支付。 根据当时签署协议,钟盛、宋颖标同时对同生环境2016年—2018年间业绩做出承诺,三年需完成总计1.58亿元的净利润,如业绩未完成,二人须对净利润差额进行补偿。 看似双赢的收购,却在此后引发了一连串问题。 2019年7月,清水源审计发现,同生环境原管理层存在非法侵占公司利益行为,遂报案。后经法院多轮审理,2024年7月此案迎来终审判决,…

    2025-04-02
    55
  • 砸49亿“捆绑”华为、豪赌百万级豪车背后,江淮汽车难撕“低端”标签,高端化转型步履维艰

    挣扎在盈亏平衡线上的江淮汽车(600418.SH),2024年创下近年来最大归母净利润亏损。最新财报显挣扎在盈亏平衡线上的江淮汽车(600418.SH),2024年创下近年来最大归母净利润亏损。最新财报显示,公司在2024年营业收入为421.2亿元,同比下降6.3%;归母净利润亏损17.8亿元,同比下降1277.6%; 扣非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17.2亿元变为亏损27.4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往期财务数据显示,江淮汽车自2017年以来,扣非后净利润也已经连续亏损8年。 《眼睛财经》注意到,公司正试图以一场豪赌扭转颓势。近日,上交所披露江淮汽车49亿元定增申请已获受理,募集资金将全部投入高端智能电动平台研发。这是继与华为联合推出百万级豪华车型尊界S800后,江淮汽车欲在新能源赛道与华为进一步的深度“捆绑”。 然而,产品定位低端、竞争力不足,品牌溢价能力弱,是江淮汽车乘用车长期留给外界的刻板印象。由于高端智能电车市场容量有限,并且江淮汽车没有“高端因子”,即便有华为赋能加持,其高端产品能否得到消费者认可并买单,让这场押注的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短期看,华为光环与政策红利推高市场情绪;长期看,唯有扎实的销量增长与盈利改善,才能支撑股价远离“概念炒作”的标签。 筹资近50亿砸向新能源 从产业结构来看,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占新车销量的比例已超过15%。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全球增长最快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两大区域:中国与新兴市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升,特别是乘用车的渗透率已在近期突破50%,并保持持续增长势头。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国家也将电动化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行业发展趋势下,各大车企都想在新能源领域分得一杯羹。作为老牌车企的江淮汽车,同样不例外。 众所周知,汽车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的制造行业,汽车更新换代、生产线建设…

    2025-03-31
    52
  • 从”男人衣柜”到千亿生态:海澜之家如何用数字化破局服装寒冬?

    2025 年 3 月 28 日,海澜之家股价报收 8.06 元,成交额 2.05 亿元,换手率 0.53%,总市值 387.10 亿元。海澜之家从年初的6.5元至今,涨幅达到23%,最高涨幅达到37%报价8.96元。尽管股价出现短期波动,但从长期来看,海澜之家作为国内男装龙头,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 股价波动背后的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向 近期,海澜之家股价的波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3 月 28 日,主力资金净流出 2405.99 万元,占总成交额 11.71%,而散户资金则呈现净流入态势,净流入 3256.34 万元,占总成交额 15.85%。这种资金流向的分化,反映出机构投资者与散户投资者对海澜之家后市判断的明显分歧。 然而,从舆情分析来看,13 家机构预测目标均价 9.32 元,高于当前价 15.63%,这表明部分机构投资者对海澜之家的未来发展仍持乐观态度。尽管市场情绪目前极度悲观,但机构的预测或许暗示着海澜之家在当前价位已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品牌拓展与多元化布局的积极信号 海澜之家近年来在品牌拓展和多元化布局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2025 年 3 月 14 日,海澜之家盘中异动拉升,一度大涨逾 6% 触及 8.94 元 / 股,消息面上,合肥百大集团与京东奥莱达成战略合作,安徽省首家京东奥莱旗舰店正式进驻百大心悦城,而京东奥莱是由海澜之家与京东携手打造。 这一合作被视为海澜之家在渠道拓展方面的重要举措。目前,海澜之家京东奥莱单店模型进展顺利,有望继续跑通和复制。线下方面,2025 年以来,公司旗下京东奥莱门店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陆续开业,截至目前门店数达 11 家。线上方面,京东奥莱官方旗舰店共上线 16 个品牌。通过打造奥莱这一新场景,海澜之家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商品选择,还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共同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 此外,海…

    2025-03-31
    58
  • 研发与营销失衡,产品同质化,九阳难以扭转颓势迷局

    因为一款神奇的豆浆机而火爆,巅峰时候的九阳股份连广告也是耳熟能详;甚至因为代言人杨幂那句熟悉的广告词,连不爱喝豆浆的人都想买一个豆浆机回家,可为什么短短几年,九阳就从巅峰滑落,变得无人问津,销量大跌呢? 前不久九阳股份发布了2024年前三季度财报,三季度营收61.82亿元,同比下降8.84%;净利润9167.14万元,同比下降74.87%;其中单季度亏损高达7732.87万,更是刷新了该品牌有史以来的最大下跌幅度。驶入第31年的九阳,无可避免的遇到了和普通人一样的焦虑:中年危机! 至于这个危机来自何方,说起来真的和普通人遭遇的世事无常、大浪淘沙,是一样的道理。正所谓:“天道有轮回,岁月饶过谁?”它能给你头戴光环的辉煌,同样也可以把这种难得的荣光随时收回,只不过,九阳的盛极而衰,更像是市场更替、商海浮沉的轮回。 成也豆浆机,败也豆浆机 可能很多人认识九阳,是近几年的事情。因为就在它刚成立的1994年,那时候的人们别说买台豆浆机回家,恐怕全国每天喝豆浆的人也不多。原因无他,广大70、80后都知道,1994年的中国普通居民,大家的生活条件远没有现在这么好,不少三四线城市的一杯豆浆都是手工现磨的,售价可能2毛钱左右,要把一台豆浆机买回家,这得是“有钱人”才有的优裕生活。 但就是在这时,九阳发明了第一台电机上置式豆浆机,随后开始在市场上开始了一系列的专业运作。到了2002年,名字叫九阳的小家电公司正式在山东成立,并且确立了多元化经营的发展之路;5年后的2007年,九阳大规模引进战略投资,为即将上市做足了准备工作;也就是在2008年,更名九阳股份后顺利在A股完成IPO,进入资本运作时代。 很多人只知道九阳豆浆机是其拳头产品,却不知道在完成A股上市后,九阳还进军净水领域,并且在2012年涉足大厨电领域,开始展示它的多元化扩张之路。包括2018年收购美股上市公司SharkNinjia(简称…

    2025-03-31
    49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