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思特成功加冕“稀土永磁第一股”,是否值得看好?

英思特成功加冕“稀土永磁第一股”,是否值得看好?

新能源助推了无数的锂电供应商走向巅峰,其中的比亚迪、宁德时代都是最大的受益者,而作为消费电子行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稀土永磁材料也是其中的核心供应链。凡是变频家电、节能电机,都是该产业链主要的供货对象,掌握稀土永磁核心技术的加工企业,也就成为了手机、电脑、工业机器人等高科技领域重要的一环,如果拥有绝对的稀缺性壁垒,这样的企业自然就是人人趋之若鹜的对象,成长空间和潜力也就不言而喻。

但凡一个在行业占有重要地位的企业,总会难以逃离资本和市场的追逐,就像号称稀土永磁隐形冠军的英思特,在经过一年多的IPO申请和相关事宜的审核后,即将正式启动上市程序,随着股票发行在即,这家消费类电子产业的巨头也受到各界的关注,但是否值得看好,很多人其实都没底。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对消费类电子的供应链并不了解,对此持有疑问,也就理所当然。

英思特成功加冕“稀土永磁第一股”,是否值得看好?

因此,在正式IPO只差官宣之前,年入超过10亿的英思特加冕”稀土永磁第一股”,是否值得看好?也让它存在不小的争议,布满颇为神秘的色彩。

英思特成功加冕“稀土永磁第一股”,是否值得看好?

争议之一:太过依赖苹果

众所周知,一个苹果公司不仅养活了许多产业链,也给它的供应商带来了许多商机,创造了不菲的利润,从提供芯片的台积电,到各个产业链上的立讯精密、京东方、天马微电子、日月光等,尤其像一些靠苹果产品大卖的企业,的确是靠给苹果供货赚得盆满钵满,这其中就有饱受争议的英思特。

英思特成功加冕“稀土永磁第一股”,是否值得看好?

可能在正式向深交所提交IPO申请之前,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家公司,毕竟,它主营稀土永磁材料,业绩方面还出现过不同程度的起伏,并不是那种突然崛起、然后野蛮生长的企业。在2021年-2024年3月份的4年间,营收分别为6.70亿元、11.34亿元、9.52亿元、2.36亿元,2019年算是迸发期的爆发式增长,但到了2022年达到高峰后,突然出现下滑,遭遇消费电子行业集体下沉,净利润也因此备受质疑。而这一切的结果,最大的原因居然是客户过于集中,尤其依赖苹果。

在英思特的营收结构中,来自于苹果终端产品的收入分别占据了64.51%、73.61%、71.01%和71.50%,太过单一的依赖给苹果供货,几乎是所有“果链”中最为严重的企业之一。

如此“看苹果脸色”,一旦到了2025年苹果完全使用再生稀土元素,或者上游供应商出现新的变动,英思特就得面对营利双降的不利局面,重新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来改变颓势。

英思特成功加冕“稀土永磁第一股”,是否值得看好?

争议之二:创新乏力,业绩停滞

任何一个企业,要想有前进的动力,就必须有持续的创新和区别于同质化的产品问世在这方面,英思特显然是不合格的,创新乏力一直是其难以回避的短板。缺乏创新可能导致被其他竞争者追赶,也有可能让业绩增长停滞,这都是必须面对的局面。

换个说法,让投资者和市场都缺乏信心的主要原因,当然还是过于依赖苹果带来的隐患,这在近几年的业绩表现中早已一览无遗,分外明显。2021年-2022年营收曾经增长高达69.14%,但此后的2023年因为主要的供货对象业绩出现下滑,英思特的收入也因此减少了16.04%,这种非常局限的依赖性,一方面是无法摆脱单一的生产模式;另外一方面,自然是知识产权存在短板,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当然就会限制其向更广泛的领域发展,面向更多有潜在需求的客户。

英思特成功加冕“稀土永磁第一股”,是否值得看好?

争议之三:上市后的前景喜忧参半

已经成功通过IPO申请和审核,股票发行价格为22.36元股,当前的市值仅为19.44亿,发行市盈率21.63倍,远低于行业市盈率41.07倍的平均值,联系到2023年净利润下降30.58%,这个估值偏低也在情理之中。这也经营不稳定导致的业绩起伏,虽然2024年业绩有所回升,并且目前手握大量订单,前三季度的合同负债比上一年增加了29000%,但后续能否一举摆脱研发不足、缺乏创新的制约,需要看上市后的表现。

明明盈利能力都比其他同行强,稀土材料整体的价格也处于上升的势头,但围绕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争议从未间断过,质疑和波动就像市场的变化一样此起彼伏,连英思特自己也意识到只有向汽车、工业电机、机器人等稀土材料其他下游高附加值的产品线拓展,才能确保公司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彻底扭转颓势。

英思特成功加冕“稀土永磁第一股”,是否值得看好?

有可能借着上市成功的契机,英思特将募集的资金用在高端磁材及组件扩产上,在提升研发力的情况下,找到新的增长点,和“稀土永磁第一股”的名头实至名归,从而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远视互动

(0)
远视财商远视财商
上一篇 2024-12-12 下午3:41
下一篇 2024-12-16 上午10:59

相关推荐

  • 安徽前城股份“破产”的背后:借款引发的股权谜局

    近日,安徽省前城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前城股份)法定代表人孙增文在微博连发多条控诉材料,引起外界的关注。 根据微博内容显示,孙增文实名指控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兴泰集团)前任董事长程儒林,以及商人蒋士平通过相关手段,取得了前城公司旗下子公司名下价值2.2亿元的地产项目,也因此导致前城股份公司面临破产的局面。 据孙增文介绍称,前城股份是一家有着近十年的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其因为合肥一块住宅项目与兴泰金融控股集团展开合作,并在时任董事长程儒林介绍下认识了华亿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华亿公司)法定代表人蒋士平。在孙增文看来,与他们的相识,为其公司随后遭遇的一系列变故埋下了伏笔。 根据孙增文提供的材料显示,蒋士平等人先以6000多万元借款为由对当时孙增文持有的宿州市新里程置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里程)项目进行投资。随后在孙增文安徽亳州项目出现问题之时,蒋士平以保护该项目为由让其签订一份“股权代持协议”,然而就是这份所谓的协议,让华亿公司最终以6000多万元借款成功获取了价值2.2亿元项目。 在失去新里程股权和项目所有权后,孙增文也一直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其先后上诉至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和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但一审和二审均以失败告终。无奈之下,孙增文通过微博进行实名控诉,以此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6000多万借款套取2.2亿元资产? 关于前城股份公司的案件要追溯至2017年,当时,前城股份与兴泰集团在合肥肥东114亩住宅项目展开合作,孙增文因此结识了程儒林。 随后,在2018年2月,程儒林主动提出以融资的方式把前城股份公司在合肥合作化南路7号的132亩土地抵押给兴泰集团旗下公司–兴泰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下称兴泰公司)贷款1亿元资金用于孙增文在亳州的项目,并趁机介绍华亿公司法定代表人蒋士平给孙增文认识,蒋士平也因此作为本次1亿元贷款的担…

    2024-12-17
    19
  • 曾经的“洗衣机大王”再度翻红,销售35亿完成逆袭

    尽管现在的科技时代日新月异,已经发展到瞬息万变之间,就可能让一个品牌爆红,但也有多年前的国货在长期沉寂后,再度翻红的例子,比如近期再度复兴的百雀羚,前几年集体翻红的饮料品牌,连广大70、80后都记忆模糊的大洋汽水、健力宝等。而在最近,一个在社交平台发布的视频,又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让人见识到了国货的魅力。 事情的缘由,一名网民发布视频称自己家的洗衣机已经用了26年,97年的洗衣机使用到如今,可能厂家都倒闭了,但洗衣机却还好好的。这个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得到厂家的回复,品牌方在评论区留言表示“没有倒闭,而且运营正常”,特意还附带给这位资深的用户送一台全新的洗衣机,感谢他多年来对该品牌洗衣机的支持。 没想到这个原本不经意的“无心之举”,迅速在网络上扩散,掀起了许多人的怀旧情结,这个坚持了26年仍然正常使用的洗衣机品牌,也再次被人们关注,——这就是曾经在上个世纪名声响亮、还被国家授予“洗衣机大王”的威力牌洗衣机。 于是,人们的视线又回到了这个曾经的“洗衣机大王”身上,时隔多年,它是否还在生产,有没有被时代抛弃,淹没在智能化主宰一切的家电化市场主流中? 连续8年销量蝉联第一,曾经的“洗衣机大王” 时间重新回到上个世纪70年代,威力牌洗衣机诞生在当时的中山县石歧农机修配厂,该厂以手工生产出了第一批“洁白牌”洗衣机,第二年改名为威力,并且全面专注于洗衣机电器的研发生产,彼时的国内,无论海尔,还是其他品牌的洗衣机,都还在“小打小闹”中,完全无法和威力相提并论。于是,凭借过硬的质量和优良的工艺,威力在1989年-1996年的8年间,连续蝉联国内洗衣机产销第一,以1994年创下163.3万台的纪录,被国家授予“洗衣机大王”的称号。 然而,这段高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市场就如雨后春笋一样的涌现出许多新的品牌,加上日系家电和一些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技术更迭催生了各种全自动洗衣机、滚筒洗衣机等新产品,…

    2024-12-16 公司
    14
  • 销量增长难掩亏损窘境,蔚来汽车Q3亏损加剧,收官季销售压力陡增

    面对激烈的市场环境和日益强大的新老竞争对手,蔚来-SW(09866.HK,下称“蔚来汽车”)的盈利压力与日俱增。尽管第三季度交付量创新高,但蔚来汽车营收规模同比缩水,亏幅扩大的现实难以回避。与其他新势力亏损收窄的趋势相比,蔚来汽车当前的形势不容乐观。伴随持续亏损,其盈利时间点也自2024年推迟至2026年。 《眼镜财经》注意到,提升销量规模也是蔚来汽车当前的紧要任务。除明年销量翻番的目标外,蔚来汽车今年四季度交付指引创下新高,在最后的两个月里,每个月要至少达成2.55万辆的交付成绩,已超出此前的交付记录。 然而,即使完成最高交付指引,蔚来汽车距离完成23万辆的年销量目标也还差5700辆左右,这意味着乐道L60将扛起上量重任,但该车型目前仍处在爬坡期,上市后约两个月交付不足万辆。 ·盈利时点推迟至2026年 三季报显示,蔚来汽车第三季度共交付新车61855辆,同环比分别增长11.6%、7.8%,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蔚来品牌交付量为61023辆,乐道交付832辆。 但交付量的增长并未拉动营收同步上行。数据显示,蔚来汽车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86.74亿元,同比下滑2.1%,环比增长7%。其中,汽车销售额为166.9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了4.1%。汽车销售额的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产品组合变动导致平均售价下降所致,但部分被交付量增长所抵销。另一方面,蔚来汽车其他销售收入19.76亿元,同比增长19.2%。 在利润层面,蔚来汽车仍深陷亏损泥沼。三季报显示,其第三季度的净亏损达到50.6亿元,亏损幅度同环比分别扩大11%、0.3%。 高昂的成本压力是蔚来汽车出现巨亏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来看,第三季度的研发费用为33.1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2%;同期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为41.09亿元,同比增长13.8%。这两项的支出占到了三季度营收的近四成。 从净亏损情况来看,蔚来汽车每个季度的“失…

    2024-12-12 公司
    28
  • 从翻车到翻红,“国货之光”百雀羚销量暴涨近10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年轻一代居然也会疯狂追捧几十年前的老物件,比如,以前被看做又老又土的军大衣,如今被解读为“不是波司登买不起,而是军大衣更有性价比”。包括一些几十年前的国民品牌,似乎都在被年轻人怀念,在多年沉寂后有再次翻红的势头。 前一段时间,国产家化老牌企业百雀羚涉嫌添加禁用原料的话题闹得沸沸扬扬,上海药监局还为此立案调查,原本以为这可能是这家老牌企业的一次翻车,没想到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百雀羚不存在违规行为!于是,剧情又回到了熟悉的一幕:引起热议,登上热搜,然后通过官方正名,消费者为此掀起一阵轰轰烈烈的“报复性消费”。事情变化如此之快,让低调了好多年的百雀羚再次受到大众关注,极限反转也让原本以为的翻车迅速演变成翻红,随后的抖音平台上直播销售额直接增长了900%,坐实了老牌国货“流量高手”的新头衔。 受到质疑,再到正名,然后一举翻红,这对于即将迈进百年企业行列的百雀羚来说,弥足珍贵,也非常及时。毕竟,当大多数人都在嫌弃老牌国货时,这一次逆风翻盘,对百雀羚太重要了! 老牌国货遭遇困境 许多上了年纪的消费者一定对百雀羚非常熟悉,但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家老牌国货已经走过了93年的征程,距离迈入“百年老字号”的行列无限接近。几十年前的国内消费水平,远没有今天这样一个化妆品就能花费几千上万的规模,也没有人能承受得了如此高昂的消费。在很多70、80后的记忆里,百雀羚便宜好用,那时候几乎每个人的童年,都和这个熟悉的品牌离不开,家家户户都有一盒圆形的护手霜。 可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取而代之的是大宝、玉兰油等一些更高级的品牌,而百雀羚好像由此被打入冷宫,长久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如果不是突然发生的违禁风波,恐怕很多人都已经遗忘了这个曾经无比亲切的品牌,忘了它是多少人难以抹去的童年记忆。 虽说和其他国货一样,都曾是消费者无比熟悉的品牌,是几代人一路走来见证的“国货之光”,但这些年百…

    2024-12-11 公司
    27
  • 海澜之家公益之路:温暖的力量,十年如一日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衡量一个企业价值的重要标准。近日国民品牌海澜之家,多一克温暖”公益团队携手江阴市红十字会,将温暖传递到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新营镇红土坡小学。这个小学对于“多一克温暖”公益行动有着非凡的意义,因为这里正是十年前公益行动的启程之地。海澜之家不仅在服装行业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以其持续的公益活动“多一克温暖”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海澜之家如何通过这一公益项目,传递温暖,践行社会责任。 “多一克温暖”公益项目始于2014年,由海澜之家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暖流计划”公益基金和网易平台共同发起。项目的初衷是为偏远地区的师生贡献一份力量,特别是“多一克”这个词,它来源于羽绒服的温度保障,象征着多一份温暖的承诺。 跨越山海的温暖传递 十年来,“多一克温暖”公益行动跨越江河湖海,穿越人山人海,走遍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为上千所偏远地区的师生们送去温暖关怀,送去了数十万件量身定制的羽绒服,帮助孩子们温暖过冬。这份坚持不仅体现了海澜之家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更是对那些需要关注的人群与地方的深情目光。 海澜之家“多一克温暖”公益团队精心准备的羽绒服,都是按照孩子们的尺码量身定制的,更是增加了充绒量。考虑到孩子们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海澜之家还特意做大了一码,好让他们可以多穿一年。这份细心与关爱,不仅让孩子们在物质上得到温暖,更在精神上感受到被重视与呵护。 从“穿得暖”到“穿得美”公益行动的深远影响 海澜之家的公益行动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关注孩子们的精神文化追求。通过“多一克温暖”,海澜之家努力让孩子们从“穿得暖”到“穿得美”,兑现了十年之约。这份承诺不仅关乎温度,更关乎孩子们的美好生活与精神追求。 海澜之家“多一克温暖”公益团队还为孩子们带来了趣味科学公益课堂。在课堂上,志愿者为学生们讲解并演示了火箭的构造和发射原理,并带领孩子们在操场上共同完成了火箭发射…

    2024-12-09
    40
  • 曾经连续13年稳居第一,如今的三一重工怎么样?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多年前的2011年,三一重工以销售额近800亿元的业绩,打败所有外资品牌,用20614台销量登顶国内挖掘机行业冠军,并且以215.84亿美元的市值跻身全球市值500强。同年,55岁的董事长梁稳根以700亿元的身价成为中国新的首富。 风头正盛的三一重工随即和中信共同出资3.6亿欧元,收购了“全球混凝土机械第一品牌”德国普茨迈斯特100%的股权,从而真正坐实全球混凝土机械王者的地位。 关于三一重工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但此后的大部分时间,不知道是忙着占领更多市场份额,还是沉浸在研发新型机械的工作中,原本的创始人之一的梁稳根宣布退出集团,三一重工由此沉寂,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曾经关注过三一重工、研究中国机械的人不禁都会问一句:那个曾经连续13年稳居第一,在大基建的浪潮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三一重工怎么样了?它这几年都干嘛去了? 从一家小小的机械厂,到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知名品牌,再到全球每生产两台混凝土机械,就有一台产自三一重工,作为头部企业之一,三一重工在开展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转型的周期间,经历过低谷,但几经波折后终于找到新的增长曲线,国际化业务拓展顺利,收入和利润、规模增速都表现出高质量的转化,由此迎来了营利双增的新局面。 曾经连续13年稳居第一,但隐忧浮现后股价一路向下 三一重工的成名无疑是13年前的2011年,以全球第一的销量引起了业界关注,自此以后连续13年稳居世界第一,始终保持行业领跑的姿态。但罗马并非一日建成,要知道早在2010年,它的泵车、车载泵、搅拌车等混凝土机械产品就已经保持了90%以上的增速,母公司的营收也保持在500亿左右。众所周知,当时的国内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机遇,让三一重工在产品研发、精益制造、品质服务等方面持续创新,随之而来的销售网络业遍布全球,短短几年时间,就打破了外资垄断的格局,拿下挖掘机15%的市场份额。 原本以为这会是中国…

    2024-12-08 公司
    29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61 + =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