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 一年利润增长20倍,德明利可能是2025年最大黑马?

    很多人以为,在移动互联网几乎主宰一切的时代下,可能一些从事CPU、为PC端服务的产也将进入一个空前的衰败期。然而,这仅仅是一种错觉而已,真相是:作为存储芯片领域的许多产业链,都是消费电子和各种智能设备不可或缺的核心硬件,又有哪一种设备能离开存储芯片,而具有独立的存储功能呢? 尤其是那种自己设计芯片,还能把业务做到存储芯片业务全覆盖的公司,这样的公司,恐怕谁也离不开它,它的业绩爆表,深受市场追捧,也就顺理成章。 德明利,无疑就是这样的公司!2024年可能还是一家寂寂无名的芯片企业,但随着营收增长超过20倍、净利润也暴涨10倍多,2025年最有可能得大黑马也应运而生。业绩高光,存储赛道上的潜力之星开始崛起,倍受看好的前景一下子无比明朗。 任何一个被市场和投资者关注的企业,都有它的独到之处,德明利自然也不例外。那么,它到底是家什么样的公司呢?如此值得所有人都高看一眼。 高研发投入换来的高回报 在1月24日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中,德明利预计营收45亿元-50亿元,同比增长153.39-181.55%;归母净利润3.4亿元-4亿元,同比增长1260.08%-1500.1%;扣非净利润预计2.94亿元-3.54亿元,同比增长1868.31%-2270%。外界只看到它强劲的业绩增长和净利润翻倍,却不知它在芯片行业持续聚焦存储主业,高度重视研发,不断开拓产品布局和优化产品结构,经过多年沉淀,打造了存储类产品全覆盖产品矩阵,突然爆红并不是普通人理解的坐上风口那么简单,而是靠过硬的产品实力和先进的技术。 2024年仅研发投入就达到2.03亿,比2023年高出88%,持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也让研发费用大幅增长,才有市场上争相抢购的产品,逐年递增的订单,和许多国际大牌公司的合作也稳如磐石。高光的业绩,自然股价也随之拉升,就在业绩预告公布当天,股价直接涨停,收盘价102.19元…

    2025-02-09 公司
    102
  • 长川科技手握DeepSeek在半导体行业异军突起,24年净利润翻10倍

    多年前,当有人说科技带来的日新月异,恐怕很多人对此领悟还不够深刻,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对科技的颠覆,有如此的清晰认知。当很多人对Mate、Chat GPt、Sora、低空经济、AI等人工智能都还没来得及认清,又有一个DeepSeek横空出世,以此为概念载体的市场经济迅速做出回应,幻方量化旗下的大模型公司媲美OpenAI最新版本ChatGPT -4o,也随之冲上下载量第一的位置。 这个让人始料未及的风向,无疑准确的告诉世人:AI已经带来的颠覆,有可能再一次被DeepSeek颠覆!让所有人都大感意外的是,与那些动不动就要购买会员,必须通过付费获得会员才能使用的工具相比,DeepSeek-R1支持免费商用及任意修改,开源模型超越闭源模型的苗头也开始显现。 对于普通人和商用办公来说,AI无疑是高端商务必须考虑的得力助手,算力的强大加持,直接将决定企业和公司的业绩、盈利等综合实力,甚至关系到自身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发展问题。DeepSeek的出现和应用,将带来AI大模型大众化,加速应用端普及,许多与此有关的产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和重塑。联系到2024年末芯片公司业绩大幅上涨,半导体行业重新进入发展黄金期,一旦技术壁垒攻破,市场需求处于旺盛期,大量订单接踵而至,业绩、股价、市值飙升,也就是DeepSeek上位最好的体现。 DeepSeek引起AI重大变革,芯片需求暴增,以此为主业的企业也必然在硬件市场获得一波发展高峰。作为半导体测试设备领域龙头的长川科技,近年来已然坐实黑马身份,刚在1月份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去年整年营收喜人,预计实现净利润4亿元-5亿元,同比增长785.75%-1007.18%,手握DeepSeek-R1这一强大的技术优势,净利润翻10倍的惊人增长速度,让长川科技在半导体行业异军突起,备受瞩目。 背靠DeepSeek先进封测技术,站在AI、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需求…

    2025-02-07 公司
    106
  • 思特威2024年度业绩亮眼:视觉创新驱动,开启多元增长新篇

    2025年1月26日晚,思特威(688213.SH)披露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到6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29.43亿元到32.43亿元,增幅103%到113%;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3.64亿元到4.0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3.63亿元到4.08亿元;如剔除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4.68亿元到5.1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4.54亿元到4.99亿元。 关于业绩增长原因,思特威表示,公司在智慧安防领域新推出的迭代产品具备更优异的性能和竞争力,产品销量有较大的上升,销售收入增加较为显著;在智能手机领域,公司应用于高阶旗舰手机主摄、广角、长焦和前摄镜头的数颗高阶5000万像素产品、应用于普通智能手机主摄的5000万像素高性价比产品出货量均同比大幅上升,同时公司与多家客户的合作全面加深、产品满足更多的应用需求,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带动公司智能手机领域营业收入显著增长;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应用于智能驾驶(包括环视、周视和前视)和舱内等多款产品出货量亦同比大幅上升。故公司随着收入规模大幅增长,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改善,净利润率显著提升。 展望未来,思特威表示,公司将继续专注于高端成像技术的创新与研发,积极探索与拓展影像能力边界,以更高性能的系列化产品,推动多元视觉领域全面影像体验不断提升。

    2025-01-26
    157
  • 从濒临破产到重回巅峰,41岁的莲花味精杀疯了!

    从上个世纪初到如今,整整过去了116年,味精对于厨房和餐饮业,可能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可就在近30年的社会舆论中,关于味精和鸡精哪一种才健康,是否该断绝味精的争议一直未停。在这背后,以味精生产为主业务的厂家也深陷其中,经受了这个行业从辉煌到衰落的全过程。 这其中就不得不提“味精大王”——莲花味精,这家拥有41年历史的味精生产厂家,从1983年建厂至今,一开始只有每年400吨的生产产能,后来发展到7200吨,实现利税3000万元;到了1997年产量达到12万吨,产值突破22.30亿元,进而成为中国最大的味精生产出口企业。那时候的莲花味精占据了全国43.3%的市场份额,产品远销海外70多个国家地区,地位也堪比如今的老干妈、海天集团。 可惜,“原料低、售价高、品质好”成就了莲花味精业界龙头的地位,却因为一句“味精致癌”、“未经杀精”、“味精脱发”的谣言陷入健康争议中,业绩一落千丈,濒临破产重整、退市。如果说1983年-1998年是莲花味精的最辉煌时期,那1998年上市后到2004年的7年间,就是这个企业的巅峰期;只是到了1998年的后10年,业绩逐渐平淡,随着2004年的贪腐案爆出,净利润开始下滑,到2017年不堪重负,一度接近破产。 然而,意外中的意外,因为谣言中伤,但“真理虽然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当初被质疑味精有损健康,2023年的一则发声再度为味精平反,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莲花味精“蒙冤”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昭雪的一天,再度回到大众视野。这家走过41年历史的味精企业也一改以往只靠线下销售的打法,陆续与蜜雪冰城、雪莲、幸运咖、相宜本草、上海药皂等品牌连线直播,热度大增,销量也重回巅峰期。 在不久前公布的2023年度业绩预告中,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1.5亿元,同比增长159.92%-224.91%;扣非净利润1.15亿元-1.35亿元,同比增长84.40%-116…

    2025-01-26 公司
    133
  • 三花智控终于活成了A股所有人想要的样子!

    2024年已经过了快一个月,可我们的思维似乎还停留在2024年的模式中,依然对过去一年发生的事念念不忘,比如诸多的总结、盘点,依然绕不开2024年。我们在盘点2024年A股所有的企业时,有一家企业肯定值得大书特书的,这就是在制冷空调控件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三花智控! 可让人颇感意外的是,三花智控和许多因为新能源而大火的公司一样,虽说一直以来都在行业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不可或缺,但无论是市值、股价,还是业绩,甚至是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总觉的缺少足够的地位和号召力,它就像一个默默奉献的老黄牛,重要性不言而喻,却不是那么“招人待见”,也没有那种一呼百应、一举一动都会让整个市场颤抖的“霸气”。这种低调的沉稳,直到近期的A股在很长一段时间表现萎靡后,三花智控突然逆势大涨,市值一举冲破千亿大关。 2024年股价最低时15.56元,近期涨到29.95元,涨幅超过92%,市值也因此达到1117.73亿,直接飙升537亿,这对于一家成熟的公司来说,颇有些“反常”。这也是三花智控时隔一年之后市值再度重返千亿,与此同时,关于它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调制造商、全球领先的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制造商、全球十大制冷空调制造商、8个主要产品市占率全球第一、全球业务覆盖五大洲等标签也受到各界的关注。当然,股民们和投资者最看重的,无疑是它业务覆盖全球、年营收超过240亿、连续18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超过26.2%,业绩增长稳健,11年间营收增长了5倍多,18年来更是增长暴涨48倍;再看净利润更是11年增长超过10倍,18年暴涨64倍,这真的是历经30年沉淀发展,三花智控终于活成了A股所有人想要的样子,这样的企业,在2024年迎来了全面爆发,的确引起了业内外的足够重视。 从美的、格力、大金、开利、海尔等传统型主流空调的重要供应商,到特斯拉、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首选合作伙伴,三花智控取得全球市场重要地位的同时,在膨胀…

    2025-01-25 公司
    156
  • 国城矿业“蛇吞象”式收购钼矿资产,标的股权100%质押,资金缺口成难题

    国城矿业(000688.SZ)正在进行一场“蛇吞象”式收购。 2024年12月18日,国城矿业发布公告,拟通过自有资金和承担债务等方式收购国成实业不低于60%股权,交易完成后其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眼镜财经》注意到,这是国城矿业时隔五年之后重启对国成实业的收购计划。2020年其也曾公布过相关收购预案,当时后者估值仅14.5亿元,如今估值已暴增至55亿元。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标的国成实业的净利润为7.04亿元,而对比来看,同期内,收购方国城矿业的净利润仅有5202万元。 可以看出,收购国城实业,可以大幅增厚国城矿业的经营业绩。但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公司的有息负债合计近25亿元,而持有货币资金仅为2.21亿元,若想要完成本次收购预计总花费将超过33亿元,资金缺口巨大。 除了资金问题,截至去年12月,标的100%股权处于质押状态,其中9.2%的股权更是直接被司法冻结。国城矿业能否完成此次蛇吞象式并购,情况或许不容乐观。 ·标的公司业绩能否持续存疑 《眼镜财经》了解到,目前,国成实业公司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但根据初步预估,国城实业100%股权预估值约为55亿元。如此计算,国成实业60%股权对应预估值在33亿元以上。 而在2020年,国城实业100%股权预估值还只有14.5亿元,公司估值提升如此之快,与其业绩快速增长有关。公开资料显示,国成实业主要从事有色金属采选业务,公司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钼精矿的生产、销售。 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国城实业的营收分别为17.7亿元、26.19亿元、15.39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8.81亿元、13.98亿元、7.04亿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国城实业旗下大苏计矿区保有钼矿矿石资源量5519.26万吨,金属量73646吨,钼矿资源丰厚。 但也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国成实业当前的亮眼业绩并不一定…

    2025-01-24
    137
  • 一季度净利润翻4倍后,“泼天富贵”再次砸向小红书!

    原本以为,小红书会在互联网扮演新社交平替的角色,在人们厌倦了微信的无聊、枯燥、商业化后,成为新时代的情绪发泄出口和安抚剂,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又一轮“泼天富贵”会突然袭来。在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期增长超过4倍后,按照此等趋势,整个年度利润超过10亿美元指日可待,这无疑是属于小红书高光的一年。然而,强劲的业绩增长催生的不仅是170亿美元的估值,这还是一切利好的开始,因为一个更大的“泼天富贵”正在向低调的小红书砸来,而且来势之凶猛,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这一轮新的财富契机,还得感谢海外抖音老铁的“神助攻”。1月14日,外媒称美国用户对TikTok禁令的担忧扩大,不得不考虑将社交阵地转移到RedNote上面。以此引发的效应自然是小红书国际版迅速在美国网络中走红,一举登顶苹果应用商店下载榜,而在国内的用户也发现大量英文内容,不到24小时,笔记数量就从2000多条上涨至7.7万条,总浏览量也从39万涨到3858万,谷歌数据中的“RedNote”关键词的热度在24小时里从 0飙升到了100。 这从天而降的“泼天富贵”着实让人猝不及防,努力多年一直想出海、走向国际,没想到一个突发而至的意外,就稀里糊涂的“躺赢”,这可真是“人在家中坐,富贵天上来”。只不过,在大家都集体感到一下子就实现了国际化、与世界接轨的同时,小红书能不能接住这波“泼天富贵”,成为TikTok的平替,仍然有待验证。 毕竟,当初定位笔记分享,为游客提供购物指南的平台,经过11年的发展历练、沉淀,为了进军国际市场,小红书前后推出了6款APP,但都难言成功。不管是面向日本市场的Uniik,主打高品质时尚社区;还是针对整个东南亚市场的Spark,创作者的流失几乎让这个布局成了摆设;包括面向欧美市场的家居分享社区Catalog,最后被迫停止运营;还有试图把Citywalk文化带入日本的S’More在202…

    2025-01-22 公司
    126
  • 长盈精密净利润增长381倍,人形机器人业务成新增长引擎

    已经过去的2024年,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是比较难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里,很多行业面临洗牌和重塑,而很多工作有可能被突然崛起的AI和人工智能直接替换。尤其在人工智能发展到机器人可能大面积代替人工的时候,原本靠人力劳作的工作可想而知。 然而,任何事情,总有利弊相当的双面互冲,人工智能和AI的兴起,AIPC和人形机器人的生产必然迎来空前契机,业绩暴增、利润狂飙都是有目共睹的“盛世狂欢”。但如果有一家从事人形机器人生产的企业,突然净利润暴增超过380倍,这种“吊炸天”的高光,会不会是所有人关注的重点?这个让人目瞪口呆的炸裂业绩,又将出现怎样的走势,会不会带来量价起飞、股价拉升的利好呢? 当去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猛增38159%,这个叫长盈精密的AIPC、人形机器人双龙头企业,注定将成为2025年A股最受人重视的关注对象。 长盈精密什么来头?暴增381倍的净利润从何而来? 早在很多年以前,人类就在探索机器人的领域里苦苦钻研,不惜花费数不清的金钱和精力、时间和成本,试图用人的思维+机器组合的方式,在机器的身上植入芯片,把人的意识和行为移植在机器上,在某个领域或者某些地方取代人的一些行动,从而让工作更便利,创造更高的效益,带来更加快捷、便利的生活。 这个漫长的过程直到AI和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后,随着人形机器人逐渐成为全球科技风向的主流,无论是国际上的尖端品牌,还是国内的自主企业,都不约而同的把未来转型的方向聚焦在智能化、自动化的机器人赛道,一批在该领域取得重大研发成果的企业也随之迅速崛起,释放出强劲的发展潜力。这其中就包括长盈精密,这个以精密结构件为主业务,用于连接和支撑光学模组等核心部件,具备高精度和高可靠性,并且还能满足轻量化、小型化等设计要求的高科技企业,凭借高品质部件和稳定的供应能力,长盈精密成功进入多个头部机器人企业的核心供应链,堪称精密加工和机器人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隐形巨…

    2025-01-16 公司
    144
  • 丽人丽妆实控人离婚争产案背后,公司市值缩水超八成,大股东频频减持撤退

    新年第一天,丽人丽妆(605136.SH)发布2025年首份公告,披露了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黄韬离婚争产案的最新进展。根据法院一审判决,黄韬持有的占上市公司总股本4.18%的约1674.8万股股份将被划归其前妻翁淑华名下,黄韬已表示将提出上诉。 2020年成功IPO上市的丽人丽妆凭借出色业绩遭到资本市场热捧,股价连续拉升,市值一度飙升至近220亿元。然而上市仅半年公司实控人黄韬便“后院起火”。2021年其前妻翁淑华在微博公开发文寻夫,不仅让两人矛盾彻底公开化,更直接导致次日公司股价跌停。 《眼镜财经》注意到,黄韬离婚相关诉讼已经持续了超三年。在此期间上市公司业绩一路下滑,净利润从2021年的4.107亿元降至2023年的2953万元。公司市值也从近220亿元缩水至不到30亿元。 在此背景下,丽人丽妆多名大股东加速减持撤退。公司第二大股东、“阿里系”的杭州灏月近日已宣布将全部出售其持有的上市公司17.57%股份。丽人丽妆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实控人1.2亿元天价离婚 丽人丽妆1月1日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黄韬近日收到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黄韬持有的上市公司约1.34亿股的八分之一即1674.8万股股份归前妻翁淑华所有,黄韬须于15日内配合翁淑华完成股份变更登记。 公告同时表示,案件尚处于判决上诉期,黄韬将会提起上诉。诉讼事项涉及的股份占公司总股本4.18%,预计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发生变更。 《眼镜财经》注意到,两人与离婚相关的诉讼纷争由来已久。 丽人丽妆的发展起点是一家网店,最初由翁淑华经营。2007年,黄韬主导将其改造成为一家化妆品店,主要从事化妆品电商零售业务,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公司正式启动A股IPO,但中间过程并不顺利,直到2020年9月才成功上市。 上市前几年,丽人丽妆的营收和净利润逐年稳步增长,上市后丽人丽妆的股价持续飙升,一度达…

    2025-01-15
    137
  • 净利润增长76倍,联芸科技是否能成为第二个海康视威?

    能位于食物链顶端,必然不是泛泛之辈;能和重量级人物一起坐在圆桌上,必然也非等闲!这是最简单的一种识人之术,也是一种不需要普及的处世之道。正如前不久在A股刚上市股价就大涨超过500%的联芸科技,可能很多人都还不知道这一家什么企业,它就在上半年创造了净利润增长76倍的“壮举”,这家貌似横空出世的企业,一时间成为科技领域关注的对象,人们纷纷开始深挖它的来头,判断它又会在芯片领域掀起怎样的风浪。 细挖之下,才发现这是一家专注于数据存储主控芯片的公司,而让外界最感意外的,莫过于是它的第二大股东其实是被誉为安防界“茅台”的海康视威!要知道这家全球视频监控行业的领军企业,市值曾在最高点超过6000亿,股价更是一飞冲天,自2010年登陆资本市场以来,风光无限,无数次牵动股民们的心。 刚成立10年就顺利登陆A股,上市之日股价暴涨超过5倍,而且2024年1-9实现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速达到7633.19%,加上背后又有海康视威这样的“靠山”,让人不得不满怀期待:这会不会是下一个海康视威,再次成为资本界呼风唤雨的新宠儿? 芯片的另一个走向:存储控制器芯片 海康视威能被誉为“安防茅”,自然和它强大的技术和实力有关,而联芸科技不仅在上市首日创造了一个惊人的股价涨幅纪录,1-9月净利润增长76倍的高光,也足够让人感到震惊。恰逢刚过去的2024年正是半导体市场复苏的黄金期来临,联芸科技随着新产品量产和出货量增长,业绩大幅上涨也就顺理成章。赶上数字化浪潮最好的发展势头,芯片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是每一个电子产品、智能设备必不可少的核心元件,以高性能、高品质芯片解决方案的联芸科技,能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崛起,并且在芯片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不仅有海康视威难以忽视的助力,其卓越的产品属性、持续传播的影响力,都是其成为焦点的主要因素。 产品矩阵丰富,制程工艺先进,出色的性能带来高度的稳定性,随着市场认可度的不断提高,20…

    2025-01-14 公司
    126